深圳意普

工业安全领域综合服务商
深圳意普 新闻中心

激光雷达与安全激光扫描仪的区别

2025-05-12

在智能感知技术领域,激光雷达和安全激光扫描仪是两种常被提及的设备。尽管二者均基于激光测距原理,但其在技术架构、功能定位及行业应用上存在显著差异。本文将从技术原理、核心功能、应用场景等维度,系统解析二者的异同。

烧焊场景03(1)(1).jpg

一、技术原理:测距机制与数据处理的本质区别

激光雷达通过发射激光脉冲并测量反射信号的飞行时间(ToF)或频移,结合旋转扫描机构或固态光学系统,生成目标物体的三维点云数据。其核心优势在于高精度(毫米级)、高分辨率及多维度信息采集能力,能够同时获取目标的位置、速度、形状甚至材质特性。

安全激光扫描仪则侧重于区域安全防护,通过发射激光束扫描指定区域,实时监测人员或物体的侵入行为。其工作原理同样基于ToF技术,但数据处理逻辑更侧重于快速响应与故障冗余。例如,当检测到保护区域内存在障碍物时,设备会立即触发安全停机信号,避免机械碰撞或人员伤害。

二、核心功能:从环境感知到安全防护的差异化定位

激光雷达的核心功能包括:

  1. 高精度三维建模:生成厘米级精度的地形图、建筑模型或障碍物轮廓,适用于自动驾驶、测绘、机器人导航等领域。

  2. 动态目标追踪:结合多普勒效应,可实时捕捉移动物体的速度与轨迹,为智能决策提供数据支持。

  3. 全天候适应性:部分型号在弱光、雨雾等恶劣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性能。

安全激光扫描仪的核心功能则聚焦于:

  1. 区域安全监控:通过可定制的保护区域(如圆形、矩形或多边形),实现非接触式入侵检测。

  2. 冗余故障保护:内置自检机制,当设备自身发生故障时,可自动触发安全停机,避免误操作。

  3. 灵活部署能力:支持垂直或水平安装,适应复杂工业场景的空间限制。

三、应用场景:从智能驾驶到工业安全的跨领域实践

激光雷达的典型应用场景包括:

  • 自动驾驶:作为环境感知系统的核心传感器,实现车辆周围障碍物的实时检测与路径规划。

  • 地理测绘:快速生成高精度地形数据,支持灾害监测、城市规划及工程勘察。

  • 机器人导航:为工业机器人或服务机器人提供环境建模与避障能力。

安全激光扫描仪则广泛应用于:

  • 工业自动化:保护自动导引车(AGV)、协作机器人及危险机械设备,防止人员误入操作区域。

  • 物流仓储:在自动化分拣系统中,监测货架通道内的人员活动,避免机械臂碰撞。

  • 安全防护:替代传统光幕或安全垫,实现更灵活、更可靠的安全区域划分。

  • 推荐型号:LGA60安全激光扫描仪320°,小体积高性能,检测半径达30米,角度分辨率0.025°,支持安全防护与导航,具备灰尘油污过滤算法,激光跳动度低、精度高,抗强光、防水雾、耐低温,室内外通用。

四、技术对比:精度、成本与适用性的权衡

指标

激光雷达

安全激光扫描仪

精度

毫米级(三维点云)

厘米级(区域边界检测)

探测距离

数十米至数公里(视型号而定)

通常小于30米(LGA60系列安全激光扫描仪可达30米)

数据处理

高性能计算单元,支持实时三维建模

快速响应逻辑,侧重安全信号输出

成本

较高(尤其是高线束型号)

相对较低,但需结合安全认证

适用场景

环境感知、测绘、导航

安全防护、区域监控、工业自动化

五、结论:互补性技术推动行业智能化升级

激光雷达与安全激光扫描仪虽同属激光测距技术,但其技术路径与功能定位截然不同。激光雷达更侧重于高精度环境感知与数据采集,是智能驾驶、测绘等领域的核心传感器;而安全激光扫描仪则专注于工业安全防护,通过快速响应与冗余设计,保障人员与设备的安全。

未来,随着技术的交叉融合,二者可能在特定场景中形成互补。例如,在工业自动化场景中,激光雷达可为机器人提供环境建模能力,而安全激光扫描仪则负责实时安全监控,共同推动智能制造的智能化与安全性升级。对于企业而言,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,是实现降本增效与风险管控的关键。


在线
咨询
180-2585-5417
400-869-2227